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4月16日下午,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在710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副院长胡哲主持会议,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全体校内导师共同参与研讨。
会议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唐烨伟院长从战略规划层面系统阐释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他指出,本次修订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实践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着力构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即以教育数字化为驱动引擎,打造能力导向型培养目标;以产学研协同为路径,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以行业需求为指向,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教育模式重构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突破。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导师围绕四个维度展开深入论证:一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战略定位,重点探讨教育类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方向;二是课程体系优化方案,针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重组,增设“智能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健康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三是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提出建立“双导师+行业导师”协同机制,强化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贯通式培养;四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议构建“过程性评价+能力认证”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标准。

本次论证会涉及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多个关键领域。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系统梳理专家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修订工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持培养方案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性;强化数字素养培育,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特色课程群;深化协同育人模式,拓展优质实践基地网络。修订后的培养方案预计将于6月底完成定稿,为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框架。
此次论证会彰显了学院“以生为本、质量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学院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中迈出关键步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