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琦,男,共青团员,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21级生物制药专业学生,2024年度“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之科创人物。在校期间获校“扬帆计划”先进个人、校优秀小先生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三等奖、获得安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省一等奖、安徽省食品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在这类赛事上担任负责人。共获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荣誉15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相关发明专利1项。

创新协作并重,争做大赛生力军
因循守旧只会深陷泥潭之中,没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在荆棘之中绝处逢生。在创新这条路上,高崎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路。作为一名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高琦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验创新融合在一起,在一场场大赛中崭露头角。
创新需要灵感,为了寻找突破口,高琦在安徽省食品设计创新大赛的备赛初期绞尽脑汁寻求答案。指导老师专业领域造诣高,他便主动向老师询问他们比赛的研究方向,认真听取老师的每一个建议,书籍有相关记载,高琦便每天前往图书馆查阅记录,在书架间穿梭,在书本中摸索,一张张计划表与思路图构成了他设计方案的最初模样,结合老师的引导与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他分析当下国情实际,知道了应从何处创新,又该如何创新。
各项创新大赛都要求以团队形式进行,高琦作为各项创新创业大赛的团队负责人,秉承着“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的态度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完善到极致。考虑到团队成员性格多样,工作能力各异的情况,高琦毅然担下调节团队平衡,凝聚团队精神的重任。将每位成员的能力了解清楚是基本,在每一次的协作中调配成员的时间是高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筹备“三创赛”的过程中,各位成员正面临着专业课考试的压力,导致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高琦意识到时间的冲突问题也并没有停滞比赛的准备。他将每位同学的安排了解清楚后,制定出详细的时间表,与大家协商沟通,便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任务。高琦身先士卒,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将难题逐个破解,将矛盾一一化解。
“因为我是负责人,所以我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不会出差错。”高琦面对重重阻力,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着每一位伙伴,用踏实严谨的行动落实每一个步骤,每一次翻开计划书,他都没有丝毫懈怠,而是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在无数黑夜中不厌其烦地审阅,逐字逐句地推敲用词和注释,事无巨细翻来覆去地修改。在他的严格把控下,每一份数据都精准无误;每一张图表都清晰直观;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握着笔的手已经微微僵硬,垃圾桶里堆满了废弃的纸张,朦胧的月色似乎都染上了一层困倦,但他的脸庞却没有出现丝毫疲惫之感,心中的炽热也更加强烈。
一项项创新奖项的获得,是对高琦作为一名团队负责人最真实的肯定,是他作为一名学生最珍贵的荣誉财富,从大一的青涩懵懂到后来的游刃有余,高琦在团队中成长,在创新中独立,扎根学习奋斗耕耘。
青春路正当行,勇为家乡换新颜
青春志在行。高琦不仅仅在创新领域有着明确的目标,也希望自己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去,为更多的人带去价值。
2023年5月,在高琦得知自己的家乡无为市泥汊镇正在实施青领计划,并且只收一名青年大学生的消息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将自己的各项资料整理上交,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他的能力。“当时没有多想,就是觉得即使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我也要去尝试。”高琦抱着只想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心态,最终成功担任泥汊镇兼职团委副书记。
一份重担又被高琦担下,在职期间,他未曾有丝毫懈怠,谦卑地向各位前辈学习,走遍街坊巷落,深入大山,踏遍泥泞路,考察各地行情,他用脚印丈量起家乡当下发展的方向,他的目光寻找着家乡发展的短板。高琦关注到家乡正在着重改善田地利用的各项问题,便立马投入研究当中,虚心向专家请教,抓住每一个可以突破技术难关的契机。方案起草又修改,实验投入并检验,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运用到家乡振兴当中,打破原先陈旧样式,将生物知识与科学技术结合,为家乡在一田多用方面提出多项可行方案,推动家乡供给侧的改革。现阶段的高琦仍在努力完善每一个环节,兢兢业业的工作,矢志不渝的坚守,敢为人先的突破是高琦价值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勇做先锋的青年,是学院发展,家乡发展的新鲜血液,在高琦奋斗的背后,是他别具一格的科创精神与人生态度。力行则将至,高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创精神,前路已经铺下坚固的基石,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也将携创新继续锐意前行。(院团委:林娜 李晓悦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