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年·榜样引领篇】以榜样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时间:2025-01-13编辑:夏晓璐  预审:李丹审核:常树宝来源:宣传部、统战部 点击:

【编者按】凝聚奋进力量,谱写崭新篇章。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两代会召开在即,校园网、官微联合推出“我们这一年”专栏,展示我校2024这一年事业发展、学生服务、师生榜样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进一步凝心聚力,激励全校师生在争创一流中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应用特色高水平大学、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合师,每一个奋进的身影如同星辰,闪耀着榜样的光辉。他们或许是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在三尺讲台上倾心育人的教师;或许是在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于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学子;又或许是在幕后默默奉献、用坚守诠释责任的劳动者。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的合师精神,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值此两代会召开之际,让我们一同重温榜样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德才兼备育桃李,春风化雨铸栋梁

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在科研中,他们潜心钻研、勇攀高峰,以创新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在教学中,他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将知识与智慧倾囊相授。老师们不忘育人初心,以高尚师德为范,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担当,为学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成为学院发展的坚实力量。

2024年3月20日早上,2021级学生于璐在校外骑车前往实习地点途中,突遇事故陷入昏迷。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闫龙老师上班恰巧路过,通过紧急组织施救,最终学生转危为安。3月29日,于璐亲手将一面书有“师德楷模知行合一, 救人危难爱满天下”的锦旗送给了闫龙老师,感谢他在自己昏迷时伸出的“援助之手”。闫老师见义勇为、言传身教,彰显了教师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本色,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榜样。

2024年9月,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孔勐获评”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他不仅是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先锋模范”,也是荣获2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一等奖等众多成绩的“科研达人”;不仅是实验室里常年陪学生共同实验、开展研究的“学术导师”,也是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30余项的“金牌教练”。来校工作15年,无论作为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还是作为一位任课教师、竞赛指导老师、学业导师,孔勐总是把教书育人放心中,扮好多角色、当好多面手。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钱莉娜不断创新课堂模式,2024年10月,她所教授的《AI与语言学习》课程成功通过全球融合课堂模式向印度尼西亚高校学生开放,此次课程不仅是2024年安徽省唯一入选全球融合课堂的课程,也是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推动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全球融合课堂模式,《AI与语言学习》课程在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与印度尼西亚的大学生们同步展开,课堂采用全英文授课,在雨课堂平台进行互动直播。学院课程首次“出海”,标志着学校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钱丽娜中印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进行报道

2024年10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保同申报的“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积极生育伦理观构建研究”课题成功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取得科研新突破。除了科研道路上的不断求索,他还致力于将教育家精神化为教书育人能力、教学方式方法。如何利用思政课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陈保同从教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他尝试化繁为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案例,使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并深入掌握。“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陈保同在教育岗位上一步步坚定前行,做教育初心的“坚守者”。

赛场拼搏逐梦想,励志书写青春志

合师学子以奋斗为笔,诠释青春注脚。他们凭借扎实学识与创新思维,斩获佳绩,为校争光,让学科竞赛成为成长成才的“练兵场”;他们以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挥洒汗水,挑战极限,在顶级赛事中展现青春风采;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直面逆境,不屈不挠,用努力改写命运篇章;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形成优秀班级的良好班风,考研率再创新高。合师学子们用行动诠释着奋斗的力量,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汇聚成合师蓬勃发展的动人图景。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完善学科竞赛体制机制,发挥竞赛育人功能。2024年,在第一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中,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代表队,从86所高校88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安徽赛区)获奖名单揭晓,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51名学生获奖,数学专业组参赛获奖率43.3%,一等奖获奖率10%;非数学专业组参赛获奖率46.34%,一等奖获奖率17.07%,获奖数量、质量在省属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在2024年“田家炳”杯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教学设计奖8项,在202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省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获3项,三等奖8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师范高校第3位,在第六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学院不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有效探索和长期实践,让学科竞赛成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练兵场”。

学院聚焦人才培养,以“竞赛+双创”模式营造良好创新实践氛围。2024年,学院学生获得在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创新创业类赛事中获奖30余项。作为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辅导员周玉的“匠心筑梦创新创业工作室”成为学校首个创新创业类国家级工作室。工作室形成了“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练实战、四年级服务社会谋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孵化出“田埂上的00后”“听军爷爷讲故事”“一碗米汤”等20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5年来工作室先后获挑战杯、“互联网+”、三创等A类赛事国家银奖2项,国家铜奖2项,省奖5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4项。

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024年,合师学子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能力,190余名学生、15位教练员、16支体育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和安徽省大学生体育联赛,他们全力以赴,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合师精神,最终获得18个冠军、20个亚军、20个季军的好成绩,共计获奖101项,多个项目打破赛会记录,并实现历史性突破,展现合师学子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巴黎奥运会七人制橄榄球女子5-6名排名赛中,我院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周燕与国家队队友一起顽强拼搏,获得第6名,创造队史奥运会最佳战绩。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李翔同学代表安徽省,与队友协作夺得男子4x400米接力赛金牌,获得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冠军,创安徽省代表队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男子篮球队连续七年荣获全省冠军,女子足球和男子足球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田径代表队参加16个项目中的20项比赛,获得9个冠军、1个亚军、1个季军,共获奖20项的优异成绩,并打破4项赛会纪录;武术队在2024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等赛事中斩获5个冠军、5个亚军、10个季军等好成绩,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合师学子在各类高水平赛事中闪耀光芒,为校争光,充分展现“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的合师精神,也是深化特色体教融合战略、实现高水平竞技体育强省目标的重要体现。

在合师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不甘向命运低头,也不埋怨生活的不公,用非凡的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励志传奇。在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2024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届毕业生许程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他品学兼优,综测连续三年排名前二,而正当全力备战研究生的关键时刻,一次意外导致其惯用手右手手腕韧带断裂。他不甘接受命运摆布,决心放手一搏,最终用左手写下综合第四、面试第一的211大学上岸奇迹。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24届药物制剂专业的缪国平从小患血友病,肌肉疼痛,行走不便,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即便如此,缪国平不仅忍痛完成了大学学业,靠着住院也要坚持考研学习的韧劲,最终被安徽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录取。

学院以“三优” 创建为抓手,通过培育优良学风,塑造优秀班级文化,选树先进典型,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坚实基础。在 2024 年的 “十佳优良学风班级”、“十佳优良学风宿舍”和“十佳优良学风先进个人”创建评选活动,2022 级英语(师范)专业 2 班等十个班级、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4栋506宿舍等十个宿舍,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郭承霞等十名学子脱颖而出,以优秀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全院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带动学院学风班风不断提升。在 2024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2020 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班以考研率58.93%的成绩,在全校班级考研率中位居前列。该班共有 56 人,其中 47 名同学踊跃报名参加考研,最终 33 名同学成功 “上岸”,双一流高校录取率达到 69.70%。尤为突出的是5栋 B203 宿舍,6名同学更是全员 “上岸”,成为同学们口中的 “学霸宿舍”。班级同学长期以来互帮互助、比学赶超,共同朝着考研目标奋进,为学院学风班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平凡岗位守初心,后勤保障筑基石

学院秉承“师生为本,用心服务”的理念,筑牢校园后勤保障基石。每一位身处平凡岗位的职工,始终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为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2024年7月,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后勤校园物业服务中心陈绍波荣获全国教育后勤系统“2023年度最美后勤人”荣誉称号。作为一名高校后勤人员,陈绍波以管理、服务育人,他把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时刻坚持处处“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十年坚守如一解决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宿管妈妈”胡安荣用心服务,以爱育人,让宿管阿姨的职业成为学子心中的亲切家人,让宿舍成为学子们家一般的温暖港湾。他们以平凡坚守书写不凡价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后勤服务的奉献与温度,为学院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学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榜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榜样的力量如同前进之光,照亮学院发展的前行之路。以榜样为引领,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体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学院发展建设,为加快建设应用特色高水平大学、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宣传部: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