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体教融合实践,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科学学院近期抽调2024级体育教育、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43名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4月8日-23日,分别赴各二级学院开展“技能帮扶强体魄,青春聚力向未来”主题志愿帮扶活动。通过专业指导、趣味运动等形式,为帮扶院系学生提供个性化体育服务,助力提升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

4月7日中午,体育科学学院在锦绣校区博约楼108教室召开志愿服务培训会。公共体育部党支部书记谢永力、辅导员张康康及全体志愿者参会。谢永力对志愿者提出六点要求:注重文明礼仪,维护学院形象;强化沟通能力,关注学生安全;科学制定计划,因材施教;熟悉比赛规程,设定合理目标;以帮扶促成长,实现双向提升。张康康进一步细化任务要求:坚持目标导向,以提升全校公体学生运动技能、助力校运会成绩为核心,强化责任意识;体现专业赋能,提前备课,精准掌握技术要点,采用趣味互动教学,避免“填鸭式”灌输;坚持安全为先,排查场地隐患,落实热身防护,严禁高风险项目,确保活动零事故;保证精准对接,按院系需求分组,建立“1名志愿者带1-2名学生”或“小组带团队”帮扶模式,注重实效;坚持形象管理,规范着装言行,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学子风采。
会议明确了本次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的帮扶目标、帮扶内容、帮扶形式与帮扶力量;会议要求,参加结对帮扶的志愿者要精准了解二级学院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设定训练计划,因地制宜、因院制宜采取帮扶措施,有序推进结对帮扶各项工作。

4月8日至23日,志愿服务队分成14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及节假日深入各二级学院开展帮扶。通过动作纠正、体能训练、技能提升等专项指导,助力学生备战校运会。多维服务显成效,青春力量暖人心,帮扶活动受到各二级学院同学的一致好评。生物制药专业袁婷同学表示:“志愿者的专业指导让我们信心倍增!动作细节的纠正和实战经验分享,为校运会备战提供了极大帮助。”体育教育专业程贤民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看到同学们因科学指导而舒展笑容,我深刻体会到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团结精神培育和健康生活养成的纽带。”
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是体育科学学院“健体励志 强国有我”党建品牌的内容之一,也是体育科学学院探索体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志愿者们以专业赋能服务,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构建活力校园注入新动能。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志愿服务内涵,让体育成为连接知识与温情的桥梁,传递青春能量,共筑活力校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科学学院:程贤民 张海香 张康康 谢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