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炫,女,中共党员,汉族,1982年11月生。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同年进入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8级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担任专职辅导员五年来,她所带的学生在学科专业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俗——
学生李军艳获得国家专利1项。
学生胡超获得省自立自强演讲比赛二等奖。
学生胡义胜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全国一等奖。
学生李琬、高园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二等奖。
学生李志等获得2011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暨安徽省第六届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
在安徽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暨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安徽省第二届科普创新大赛中,她的学生共获得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这些奖项的获得实现了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历史性突破,与省内高校相比也是位居前列,成为全校师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用爱护航,我和你在一起”
“辅导员工作要有爱心,要尽心去爱护我们的学生、关爱我们的学生”,参加岗前培训时校领导对辅导员嘱托一直指引着她在工作中不断前进。让学生“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成年轻的她开展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思路。
虽然与大部分学生同为80后,苏炫却喜欢称呼她的学生为“孩子们”。自打一头扎进“孩子堆”里,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一直牵动着她的心。为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她注意从微小的细节着手,从QQ个性签名、空间日志、形态表情等各方面去体察学生们细微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推心置腹地谈心,从言谈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通过细致的观察,她及时了解到一些学生的不良情绪并进行了化解,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辅导员老师一直在关注和关爱他们,陪着他们走过人生的低谷。
2008级物理教育是一个专科班,是苏炫走上辅导员岗位带的第一班。接手之前她就听很多老教师说过“专科班的学生难带”。寻找“难带”的根源,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精神风貌,成为她每天吃饭走路甚至睡前都在磋磨这个问题。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调剂的,对专业存在抵触心理,包括他们自身的成绩基础差,该专业就业前景不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入学后自甘堕落,难以管束。这种状况,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竭尽全力利用一切时机去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细致查阅这个班学生的档案资料,她发现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而且很多学生复读过。那一刻,她揣测到学生们一路走来一定饱含很多艰辛和压力,爱的支持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希望。有一晚,看到他们整齐的坐在教室里上自习,她用飞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是“我想对你们说的是:你们很棒!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相信你们的三年会收获满满。我也会尽全力为大家提供帮助的”。这封信发出后,学生们纷纷回信感谢辅导员大姐姐的鼓励又燃起了他们继续求学的勇气。
尊重、理解和鼓励换来了学生们的信任和依赖。而在后来的教育管理中,她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带领他们确立发展的方向。针对该班贫困面较广的情况,她努力争取更多的助学金名额,合理发放助学金和补贴,帮助学生甄别和联系兼职单位,带领学生互相帮助,自己解囊相助遇困学生;针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存在自卑的心理,她不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组织他们擅长和喜爱的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活动;针对他们对发展方向的存在迷茫心理,她不断以往届毕业生的成功事例来激励他们,广泛搜集和传达各类就业信息及政策。由于她的悉心教导和照顾,这个班级的学生逐渐变得自信、积极向上,班级气氛活泼、同学间团结友爱。毕业前,同学们将“炫姐姐”留在宿舍里聊天,迟迟不舍离开。说的最多的就是“苏老师,您知道吗?我在大学里最感激的人就是您!”。
“用情育人,我不会放弃你”
爱是一种沟通。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苏炫,发挥自身优势,在新生入学之前,细致查阅了每一个学生的档案材料。入学后,结合对他们的日常观察和谈话,她将他们的特长、兴趣、获奖经历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趣味运动赛、趣味篮球赛、篮球联谊赛、羽毛球赛、辩论赛、圣诞元旦晚会等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她每次比赛还特意为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设计一些活动项目,或是安排积极、活泼的学生带动较为内向的学生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既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又增进了班级凝聚力。
爱是一种力量。不融入感情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辅导员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只有用真情实感打动每名学生,才能真正打开学生心扉,赢得学生信任,有效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日常教育中,她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由衷赞赏他们的优点,给予每个学生以尊重和支持。在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上,她以姐姐的身份和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引导学生走出思想的泥沼,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她的真诚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大家都叫喜欢叫她“炫姐”。
为了能让悲观同学从阴影中走出来,五年里,苏老师成了他们最信赖的倾听者、引路人和朋友。有个学生上网成瘾,深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经常因为上网而旷课。为了阻止他继续沉沦下去,苏老师不断与家长联系沟通,寻找这名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成因。与此同时,苏老师发挥心理学专业特长,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暗地安排其室友和同学轮流陪护,外出的时候邀他一起;特意组织他擅长的篮球比赛,安排学生为他欢呼加油;在班级活动中给他安排节目,让他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一有空就到宿舍找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培养他的胆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这位学生摆脱了虚拟世界的诱惑,回归到了现实生活,性格上也变得开朗和俏皮。
“苏老师让我找回了自信和阳光。”这是一位曾经在低年级有过精神障碍、在苏老师细致入微关爱鼓励下毕业前考上专升本的学生的心里话。
“炫姐,谢谢你上次的心理辅导!自从听了你的一些建议后,我感觉这些天来,一直都保持着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情!郁闷、寂寞和孤独的心情不再有了!非常感谢!”这是一位曾受父亲入狱打击的学生给苏老师发的一条信息。如今这名同学已就职于一家大型电子公司,从容自信地面对事业和生活。
“尽心服务,你的事在我心上”
学生工作无小事,事事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对于学生的需要和问题,苏炫总能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和处理。2008级学生入学那年,学校因故没有举办田径运动会,在得知很多学生存在失望情绪后,她召集了几个班级的学生干部一起商讨,共同为他们筹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既有竞技类比赛,使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得以展示自己,又有趣味性表演,让学生可以一起开心做游戏。这场比赛既及时化解了学生的消极情绪,又适时增进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每年开展的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和校评奖评优工作,既繁琐又复杂,苏老师一定是细致考察、周密考量。为了确保助学金能真正发到有困难的学生手中,大一开始,她在每个班级成立了班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小组,不定期的开展学生生活情况的摸底,并进行详细记录,为日后的评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保障奖学金发放的公正性,她和班级综合测评小组一起展开多轮的核对工作,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地确定各项奖助学金获得者的名单。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几年来在这些工作中,学生们都能信服。
由于自身专业与所带学生不同,为了能给予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方向方面的有益指导,她虚心向专业教师请教,向老辅导员学习。为了帮助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做好准备,她为其搜集相关资料,帮其联系到外系随堂听课;细心的她甚至在学生考研开始前把各个考研点的公交路线发到学生手机上。
五年的辅导员工作,路不算太长却充满挑战,更倾注了苏炫无悔的付出。如今苏老师带过的学生,已全部就业,有的走上管理岗位收入不菲;有的到了部队成了光荣的战士;更多的走上基层教育岗位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苏老师,我一定会以您的教育风格和作风来教育我的学生,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一位当教师的学生如是说。
连续四年获得校优秀辅导员称号,2010年安徽省第七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2011年校辅导员论文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正是全校师生给予这位80后年轻辅导员的充分肯定。“给予我工作最大动力和力量源泉的还是来自学生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成就感。”苏老师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对幸福指数的界定。
人无法改变有限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无限的拓宽生命的宽度,心灵对接“炫”出多彩世界,苏炫和她的学生用行动证明:80后师生是勇于担当的一代!
(学生工作部/供稿 新闻中心:水源/编辑)